新闻中心

传递公司最新动态

对标百年匠心,共铸质量丰碑
2025.10.10

对标百年匠心,共铸质量丰碑

为深入推进公司2025年的“质量月”活动,践行“守正创新、数字引领、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通过对标标杆企业,探寻质量文化之根。学习借鉴其在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与文化传承方面的卓越实践,9月29日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组织公司质量相关中层管理者开展了“质量文化寻根、标杆企业参访”专题交流活动。这不仅是一次走出去的标杆参访,更是一次向内看的自我审视。

壹 ▏于百年药局中寻文化之根

踏入河坊街的胡庆余堂国药号,时光仿佛瞬间慢了下来。这不仅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寻根。我们的探寻,从三个维度层层深入:

一寻“戒欺”之魂,在建筑与规制中感受文化的重量。

穿过以“高人云”为喻的白墙门楼,团队成员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声的震撼。整个国药号的建筑形制宛若一只仙鹤,栖于吴山脚下,寓意“长寿吉祥”。在“营业厅”与“账房间”之间,那道看似寻常的门槛,被讲解员赋予了深刻内涵:“内里是经济,门外是信誉。”这道槛,隔开的是内部的运营成本与外部的品牌承诺,警示着经营者: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内部的“经济算计”跨过门槛,玷污了外部的“信誉至上”。这正是“戒欺”文化在空间布局上的生动体现。

1.jpg

二寻“真不二价”之骨,在药材与技艺中触摸质量的尊严。

在“和合”柜台前,团队成员长久驻足。胡庆余堂创始人立下规矩:“顾客乃养命之源”,店员必须“和颜悦色,笑脸迎人”。 这并非简单的服务准则,而是将顾客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一种深植于血脉中的敬畏。而“真不二价”的金字招牌,更是将质量自信彰显到极致——货真价实,故不二价。在这里,质量不是成本,而是尊严;不是负担,而是底气。

2.jpg

三寻“非遗”之脉,在技艺传承中见证匠心的坚守。

在中药博物馆,目睹国家级非遗“胡庆余堂中药技艺”的展示,团队成员对“匠心”有了更具体的理解。从“万金锅” 的掌故,到“金铲银锅” 的炼制器具,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一个道理:质量的背后,是近乎偏执的投入与一代代匠人对手艺的虔诚传承。这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在我们的生产线上,是否也守护着这样一份对技艺的敬畏与传承?

3.jpg

贰 ▏在深度研讨中悟管理之髓 

带着从国药号汲取的文化养分,团队成员走进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与其质量、生产管理团队展开了深度研讨。

4.jpg

胡庆余堂的质量团队首先分享了其深厚的质量管理经验。从“戒欺”文化的百年传承,到严谨完善的质量体系,再到日常的质量控制实践与丰富的质量月活动,一幅“质量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动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戒欺”,不仅仅刻在匾额上,更刻在每个人心里。质量管理,追求的是让遵守标准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自觉,而非外在的强制。这恰恰点明了我们此次学习之旅的核心命题:如何让GMP从纸面的规章,转变为员工内心的信念与自觉的行动?

5.jpg

随后,生产团队提出的 “尊重、协助、销产亲密度”三大理念,引发了强烈共鸣。

尊重,既是对市场计划的遵循,更是对一线员工的关怀,因为“关怀员工即是关怀质量”。

协助,强调横向协作与纵向支持,是打破壁垒、凝聚合力的关键。

销产亲密度,核心是 “生产要听见市场的声音”,确保产品既符合标准,又满足期待。

6.jpg

在随后的分组讨论中,围绕“如何激发员工的质量自觉”,各方在生产、质量、物流等维度进行了热烈探讨,并凝聚共识:构建激发自觉的系统生态,需四大支柱:

文化浸润是根基:营造深入骨髓的质量氛围,让员工以高质量为荣,对违规行为“于心不忍”。

机制引导是抓手:建立正向激励,对主动发现隐患、提出改进者给予即时认可与奖励。

管理温度是关键:尊重并倾听员工,让其参与优化流程,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

信息透明是纽带:打通部门墙,让员工理解自身工作的终极价值,使遵守GMP成为实现共同目标的自觉选择。

7.jpg

此次胡庆余堂之行,我们带走的不仅是对方在质量管理与生产协同上的宝贵经验,更是一颗关于“如何激发员工内在质量自觉”的宝贵种子。

卓越的质量管理,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是让遵守GMP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自信与自律。这将是我们持续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此次“质量文化寻根”之旅最珍贵的收获。

8.jpg